TOP

金融消費者保護見解

TRF到底誰賺到?

吳立瑋 律師 / 全文刊載於2022年03月28日 工商時報

始於2014年,並在2015年8月大爆發的TRF事件(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或稱組合式匯率選擇權契約),根據監察院對TRF的調查意見,投資人操作人民幣TRF的淨損失約732億元,銀行轉銷的呆帳損失在約百億元以上,根據媒體不同的估計,投資人損失約2千億元。
事件爆發後,金管會投入大量資源處理,調查銀行缺失並數度裁罰,更協助投資人處理申訴事件,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也花費成本進行TRF調處程序,至今仍有案件正在調處中,中小企業因TRF虧損倒閉的新聞,近期仍有案例不時傳出,TRF造成的損失非常慘重。選擇權產品是零和遊戲,有人虧就是有人賺,我參與協調TRF爭議的過程中,遇到銀行與投資人互相指責,心中不禁納悶,到底誰從TRF獲利了?
人民幣TRF的本質是投資人與銀行對賭人民幣升貶,賭局的參與者包含投資人、國內銀行、國際投資銀行(上手銀行)以及上手銀行背後可能的客戶,回顧整個TRF事件,投資人虧損,主管機關、評議中心費心費力,肯定沒賺到!國內銀行從呆帳及信譽的角度來說,也很難說賺到了!
談論誰是賭局的贏家前,先來看看TRF商品的架構,契約設定在一定的期間內(一般是2年,每月結算一次),會先約定一個比當時人民幣匯率低的執行價、再設一個更低的人民幣匯率保護價,每期結算日當匯率高於執行價,投資人獲利,如果結算日匯率低於保護價,投資人必須賠償2倍損失給銀行,而且商品架構中投資人的獲利設有上限,但是虧損則無上限,銀行則是獲利無上限而虧損有上限,反正就是對賭押注,只是條件對投資人不公平。
根據大多數銀行說法,國內銀行無能力設計TRF商品,基於監管及風險,也不會跟投資人對賭匯率,商品是上手銀行設計及銷售,國內銀行只是轉售上手銀行的商品,但從2008年金融風暴以後,各國對於這些上手投資銀行進行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有嚴格限制,上手銀行不太可能自己與投資人建立賭盤對賭,市面上最合理的解釋是,上手銀行後面另有真正的玩家,例如對沖基金或是私募基金。
回顧TRF事件,從一開始營造人民幣升值的氣氛,產品的設計上讓投資人短期內收到權利金,但長期來說虧損無限,又給予國內銀行不錯的銷售利潤,這樣的養套的佈局,一時之間讓國內銀行跟投資人都瘋狂投入,最後在2015年宰殺獵物,事後看來,從氣氛的營造、產品的設計,玩家堪稱完美佈局。TRF事件不是個案,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研究報告,早在數年以前,類同TRF「獲利有限、虧損無窮」的選擇權商品,在韓國、香港、印度、斯里蘭卡、馬來西亞、印尼、巴西、墨西哥與波蘭等國都發生過類似的坑殺投資人的案例。
名偵探柯南說過,知道凶手是誰就能制止連續凶殺案,到底TRF的獲利者是誰?搜尋官方公開記錄,2014年5月裁罰銀行銷售TRF時,曾有提到「上手銀行」,但僅止於此沒有深入說明,而國內多數銀行至今仍不願說明上手到底是誰,甚至從上手銀行拿到多少好處,銀行也不願意透露,上手銀行後面的玩家更沒人知道,一般投資人根本沒有能力追查背後的獲利者,TRF造成的直接金錢損失至少千億以上,間接的社會成本更高,這樣的金融大案,但至今無法知道真正獲利者?對於受害投資人極不公平,況且這次的TRF風暴雖逐漸消散,但如果沒有揭發後面的真兇,未來各國坑殺的案例還是會不斷出現,除了冀望主管機關的調查,或許我們只能靜待下次兇手的犯案。

全文刊載於工商時報:TRF到底誰賺到? | 名家評論 - 工商時報 (ctee.com.tw)

- 分享本文至 -

Tags

銀行 TRF 投資

延伸閱讀


金融消費者保護見解

最新文章


從英穩達聲請破產看銀行授信準則

吳立瑋 / 全文刊載於2022年01月04日工商時報


太陽能產業債務危機 破產?清算?重整?協商?

吳立瑋 / 全文刊載於2021年12月10日工商時報


跳票記錄的註記時間

吳立瑋 律師 / 2021年06月15日


善用支票的清償贖回註記

吳立瑋 律師 / 2021年05月31日


特殊的民間不動產二胎借款

吳立瑋 律師 / 2021年04月23日


中小企業被收購-少數股東的消失

吳立瑋 律師 / 2021年04月13日


策略性跳票

吳立瑋 律師 / 2021年04月07日


支票即將跳票的6個應注意

吳立瑋 / 全文刊載於2021年03月30日工商時報


支票刪改的換票問題

吳立瑋 律師 / 2021年3月24日


支票即將跳票如何處理?

吳立瑋 律師 / 2021年3月12日

2024 © 索羅思法律事務所

104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85號12樓之5

Tel:02-25672249
Fax:02-25682352
E-mail:soloswu@gmail.com